1、案例分析:春运期间的交通“需要” 摘自:薛兆丰,《康德未曾出远门》,21世纪经济报道,2001年3月26日 春节后本栏一篇《火车票价还不够高》,激起雪片般的批评,而最早一封信是我父亲写来的:表面上,火车票价足够高,就不会有炒票现象;而羊胎素也如是,幸好它的价格不像雪花膏,否则也会发生排长队挤伤人的事故。但细想却不然:没有羊胎素,社会不会动乱;但回家过年,百万民工可没有选择余地!所以,羊胎素的贵与火车票的贵看来就有质的不同……后来接到的来信,大半都是这种“实在需要”论。我给父亲回信说:什么是生活必需品,那是很主观的定义。康德上知天文,下通地理,可他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几里地;歌德把阿尔卑斯山描绘得有如仙境,可他从未去过;硅谷是美国高科技工业的心脏,可那里因为缺乏电力要歇业;非洲无数儿童患上艾滋病绝症,但如果强迫西方的药商降价,就会打击他们继续研究的热情。 这个世界“实在需要”的东西太多,每个人的要求都是那么有理、那么迫切、甚至催人泪下。现实可能不受欢迎,甚至令人憎恶,但经济评论的任务,应该

时间:2023-12-29 17:41:00

相似题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