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儿,女性,6个月,因"发现心脏杂音6个月"来我院门诊就诊。患儿出生时常规查体发现心脏杂音,出生体重3.0kg。平素易感冒,但未曾患肺炎,无紫绀、晕厥史,发育较同龄儿稍差。门诊查体示:体重6.3kg;心前区未触及震颤。心率124次/分,心律整齐。心音清晰有力,胸骨左缘2~3肋间闻及3/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,P2无明显亢进。唇甲无紫绀。患儿可能的诊断是()A、室间隔缺损

B、房间隔缺损 C、心内膜垫缺损 D、肺动脉瓣狭窄 E、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F、主动脉瓣狭窄 (提示 患儿超声心动图结果:双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,大小约6mm;主动脉瓣无明显脱垂,AO/PA=1/1.4,估测MPAP=32mmHg。)观察双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,常用的检查切面是()A、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B、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 C、心尖四腔切面 D、心尖五腔切面 E、肺动脉长轴切面 F、胸骨上区主动脉长轴切面 对于该患儿,你的建议的是()A、VSD自然闭合的概率在婴儿期内最高,可观察至1岁以后 B、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,3岁前手术即可 C、尚未出现主动脉瓣脱垂等并发症,可随访观察 D、缺损不大,2岁内不会发生肺血管阻塞性病变,暂不手术 E、尽早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治疗 F、为减少创伤,尽早介入封堵治疗 关于双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,正确的是()A、多采用右心室流出道切口 B、无论缺损大小,多采用补片修补 C、为保护主动脉瓣,缺损上缘应缝合于肺动脉瓣根部 D、缺损后下缘远离传导束,不可能引起传导阻滞 E、只要合并主动脉瓣反流,应尽可能主动脉瓣成形 F、连续缝合时,必要部位可加缝双头针带垫片,但补片上的出针点应在连续缝合针内侧 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遗传学和病因学,以下描述正确的是()A、大部分室间隔缺损是单一病因引起的 B、潜在的遗传倾向可以和表观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以及单纯随机效应协同作用,共同导致室间隔缺损的发生 C、在一些病例,单基因缺陷是室间隔缺损的明确病因 D、TBX5和GATA4基因的多态性和室间隔缺损的发生有关 E、环境因素,如致畸药物、母体感染、以及未经治疗的母体代谢性疾病,都与室间隔缺损的发生有关 F、心脏发育是一个非常精细而复杂的过程,必须精确运行才能成功完成,这个过程免不了发生偶然的故障

时间:2023-12-19 16:14:46

相似题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