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孟浩然的《夜归鹿门歌》时,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中间两联--“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”的理解。以下学生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()。

A . “人向江村”“余归鹿门”,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B . 用了顶真手法,读起来琅琅上口 C . 从中可以看出庞公是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D .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

时间:2022-10-08 02:49:13 所属题库: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

相似题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