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,鲁国规定:如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,可垫钱将其赎回来,然后回国报销。孔子的一位弟子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,但不报销,以示其“义”。孔子知道后批评了他,说这将影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。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,报销吧不好意思,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,两难之下可能放弃救人。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,下水救人,被人赏赐了一头牛,他高兴的受了,孔子大加赞赏。这段文字意在阐明()

A.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 B.“善有善报”,“好人有好报” C.对道德模范的奖励。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D.朴实的民间俗语,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

时间:2023-01-20 16:11:25

相似题目